一件音质很好的器材,它表现在外的就是舒服、耐听
把音质放在首位,就像娶老婆必须把品德放在首位一样
很多Hi-Fi发烧友都会觉得,纯AV都很火爆,但不好听、不耐听,所以对纯AV很抵触。我也一样,进到一个AV演示厅,不用两三分钟,就知道是该留下,还是该跑。用“跑”,既是为了保护听力,也是为了突出对“刺激”的厌恶(上图摘自时光网 www.mtime.com)。
那什么是好听、耐听?请看Hi-Fi大师刘汉盛先生的解释:
音质是指声音的品质,许多人都把它与“音色”混淆了。什么叫作声音的品质?当您在说一双鞋子品质好的时候。您指的一定是合脚、舒服、耐穿,而不是指它的造形好不好看、时不时髦。同样的,当您在说一件音响器材音质好、坏的时候,您也不是在说它的层次如何、定位如可,而是专指这件器材“耐不耐听”!就好像耐不耐穿、合不合脚一样。一件音质很好的器材,它表现在外的就是舒服、耐听。您不必去探讨它听起来舒服、耐听的原因,那是专家们的事,您只要用您的耳朵去判断就行。有些器材生猛有力、速度奇快、解析力也强,但是不耐久听,那可能就是音质的问题。一件好的音响器材,其音质就应该像一副好嗓子,让人百听不腻。或许我这么说您还是认为很抽象。其实不然,我可以再举实例来说明。当您提到布料时,您会说:这块料子的质很好。当您在吃牛排时,您会说:这块牛排的肉质很好。当您在称赞一个小孩时,会说:这个孩子的资质很好。所以,当您在听一件音响器材或一件乐器时,您也会说:它的音质很美。从以上这些例子,您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质”就是与生俱来的天性。音质高贵、很好、很美就代表着这件器材的本性很好,它让人听起来很舒服。我可以说音质是音响器材中最重要的一环,所以我将它摆在第一要。
注:以上摘自刘汉盛《音响二十要》。刘先生在2013年60岁出版了音响论坛300期纪念特刊《音响调声学》,对以前的文章进行了修订,归纳为四讲:音响调声学基本概念、音响二十要、聆听空间二十要、聆听空间十大实战系列,强烈推荐给“孜孜不倦追求最好的声音表现”的Hi-Fi发烧友。
纯AV给人的感觉大多是“生猛有力、速度奇快、解析力也强,但是不耐久听”,特别是尖锐激烈的高频,几乎要击穿你的耳膜。听力损伤是永久性的,美国人那么关注生命和健康,在制定标准、生产器材时,怎么可能会不考虑这一点?
中美家居空间的软硬差别
美国是电影工业的鼻祖,几乎所有电影行业的标准都来自美国,包括家庭影院。所以研究中美家庭在建筑声学上的差别,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以美国标准制造的AV器材,在中国会令人感觉如此火爆刺激、不耐久听?
先请AV专家发言,隆重介绍Mr. MAX,美国杜比实验室前任高级工程师,THX/ISF/CEDIA/HAA培训中文讲师。他在www.av199.com论坛的《关于家庭影院的音频标准》,是指引我打造Hi-Fi家庭影院的其中一盏明灯。
中国人的房子,大多是钢筋水泥混凝土的结构,这种硬体墙面将加重低频驻波的影响(美国的民宅大多是木龙骨结构的,影响小很多)。(摘自MAX《关于家庭影院的音频标准》)
再请Hi-Fi大师刘汉盛先生发言:
第二大恶形空间:水泥砖墙、磁砖地面
症状:这是典型台湾居住空间的问题,由于大部分住宅都是钢骨水泥公寓,所以墙面与天花板当然都是水泥灌浆或砖砌。地上的作法除非特别指定,否则几乎清一色磁砖地面,这样的空间可说是百分百的“硬调空间”。与北美或部分欧洲相比,北美的空间刚好相反,几乎完全是软调空间。就一般住宅(House)或四层公寓(非高层水泥公寓)而言,不仅结构都是以木头、夹板构成,就连地板也是木板铺成。而四壁则多以石膏板钉成,天花板则以薄夹板为之。这种软调空间环境最大的好处就是声音听起来不刺耳,相当温暖。不过它也有害处,那就是低频段因为缺乏坚硬墙壁或地板反射,而且那些板子也容易因为振动而吸收低频,所以听起来总是不如台湾硬调空间的“扎实”。
硬调空间有什么害处呢?高频段容易因为光滑坚硬的墙壁反射,而产生大量超过耳朵负荷的高频量感。低频段也会因为空间低频驻波的关系而产生过度的低频量感。您想想看,高频段量感多得刺耳,低频段量感多得浑浊有压迫感,而中频段却被夹在这二个变形巨人之间,整个高、中、低频段被严重扭曲,音乐会好听吗?要知道,一旦高中低频段的量感平衡被破坏,音乐听起来就不会好听,这就是硬调空间最大的问题。(摘自刘汉盛《十大恶形恶状音响空间解决之道》)
两位行家都明确指出了中美家居声学环境的本质差别:美国软、中国硬(下图摘自昵图网 www.nipic.com)。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家庭影院市场,为了在软调空间实现更清晰的高频和更扎实的低频,厂商会不会在产品设计时就对高频和低频做了“加法”?这些产品来到中国的硬调空间,这个“加法”可能会变成“乘法”,声音因此变得尖锐、刺耳、强硬,就不足为奇了。不过,这只是猜想,并无实证。
高灵敏度的号角单元
对Hi-Fi来说,最重要的是音质,但对AV来说,最重要的是音量。因为影院对声压级有严格的标准,AV器材要获得认证,首先要达到标准的声压级。如果音量不达标,音质再好也没用。
音箱是靠功放输出电流,驱动喇叭单元的振膜,震动空气发出声音。振膜越轻,震动的速度越快,喇叭单元就越容易驱动,同等电流产生的声音就越大,专业上称之为灵敏度注越高。
注:灵敏度是指给音箱施加1W(瓦)的输入功率,在喇叭正前方1米远处能产生多少dB(分贝)的声压值。灵敏度越高,越容易实现大动态和大声压级。
所以,大多数纯AV音箱的灵敏度都很高,而且经常采用号角单元(下图是美国杰士Klipsch的F-30家庭影院套装,所有高音都是号角单元,摘自官网(www.klipsch.com)。
很多家庭影院音箱都使用了号角式设计。有部分原因是,号角单元的灵敏度高,比较容易达到很高的声压级。普通丝膜球顶高音,比较难达到那么高的声压级。另外,电影节目有大量强烈的低频信号,为了在大动态的时候不让低频掩盖中频和高频,号角单元就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使用号角单元的家庭影院,在大动态的时候,中频清晰度依然很高。而一些普通的球顶高音音箱,特别是一些Hi-Fi音乐音箱,超大动态的时候,中高频就完全被低频掩盖了。但是,你如果用影院号角音箱来听音乐,很多时候你发现,中高频过亮,这也是正常的。因为,普通立体声音乐没有那么多低频,这时候,中高频就凸显出来了。有时候,鱼和熊掌确实很难兼得。(摘自MAX在论坛的回帖,下同。)
其实,号角单元并非AV独爱,而且一直是Hi-Fi发烧友难以割舍的情结。比如上图这对JBL K2-9800(摘自www.creativeplanetnetwork.com),使用中音和高音两个号角单元,据称至今都是难以超越的巅峰之作。在大空间用大音量播放大动态的交响音乐,据说让人既心情澎湃、又为之着迷。但是,这对大家伙需要大空间,一般家庭很难容得下它们。
号角式音箱一般是用于较大的房间的。至于多大,笔者曾咨询过美国一位号角音箱设计大师,他的意见是,不能低于20平米,也就是类似4×5米的房间。一般来说,如果用号角音箱来组建家庭影院,中置离开第一排观众的最短距离是3米,左右音箱离开第一排观众的最短距离是3.7米。如果环绕也是号角设计的,那么离开最近一位观众的最短距离应该在2米以上。小于这些距离,声音的听感就很尖锐,让人很烦躁的感觉。笔者的经验,一般大于30平米的房间使用号角会好一点。
我曾在专业音响公司工作过,搞过一个500平方的员工电影院,用的是专业号角箱,虽然是完全没有声学装修的普通厂房,但因为空间巨大,号角单元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大声压下既有气势又不刺耳。所以,如果想在家里“吹”号角,又要音质好,不但要有数十平方的大空间,而且还要超级有米,下图是JBL新旗舰DD66000EB(摘自官网www.jbl.com),标价40万,而且是每个,OMG!
电影院空间越大,喇叭单元需要震动的空气体积越大,对功放功率(输出电流)的要求就越大。号角单元灵敏度高,可以节省功放功率,兼顾大动态和大声压。而且影院是通过多个声道的直达声,在观众席营造声音的结像和空间感。因为中高频有方向性,而且相对低频更容易衰减,采用效率更高、方向性更强的号角单元,可以保证中高频可以直达观众席,且不被低频掩盖。因此,对空间巨大的电影院来说,号角单元确实是不二之选。
但是,如果在家庭影院的小空间,情况可能就不同了。除了距离近造成听感尖锐、空间小反射过多使声像模糊外,可能还会因为灵敏度太高,使高频不容易控制,如果功放的控制力不佳,高音就容易失真,飚得耳朵难受,令人感觉不好听、不耐听。
灵敏度与控制力
这个灵敏度和控制力的关系,有点难理解。举个例子,小朋友玩飞机模型,如果模型很大很重(灵敏度低),就要很用力才能飞起来(对功放功率要求高)。反之,如果模型很小很轻(灵敏度高),轻轻一挥手就会飞出去好远(对功放功率要求低)。
比赛飞到指定的地方,看谁更准、偏差更少,这就要靠控制力了。大模型飞机,只要根据目标距离的远近,调整力量的大小,就可以大致飞到目的地,这就是控制力佳、失真小。但小模型飞机,即使是轻微的力量差异,都可能产生很大的距离偏差,飞得远(大声压)容易,但飞得准(高保真)就很难。飞不准就是失真、控制力弱,失真的声音就不好听,音质也不可能好。
可见,灵敏度越低,失真越小,声音越好听。但是,灵敏度越低,功放功率就要越高,成本就会几何级倍增。Hi-Fi厂商努力了那么多年,就是为了要在灵敏度和控制力之间求得平衡,在音箱和功放之间求得平衡。越平衡,声音就越好听。确实有难度,但不至于像MAX说的“鱼和熊掌很难兼得”。
AV需要的大声压、大动态,其实Hi-Fi同样能做到,很多现场音乐会的音量和动态,一点都不亚于电影。所以大声压、大动态,不应成为AV器材刺激火爆不耐听的理由,更不应成为AV器材缺乏音乐性的理由。AV最应该向Hi-Fi学习的,是如何提升音质!
家庭影院不仅是影院,而且还是音响。空间越小,对音质的差别就越敏感。所以,无论是立体声Hi-Fi,还是多声道AV,都必须把音质放在首位,就像娶老婆必须把品德放在首位一样。否则,再高的灵敏度、再大的动态和声压级,也不耐听、不好听。女人也一样,再漂亮、再刺激,如果层次不够、度量不够,抱得美人归的兴奋劲一过,很快就会家嘈屋闭、度日如年。
追求Hi-Fi的音质,是Hi-Fi对AV最大的意义。当然,AV要做到Hi-Fi,确实需要更大的投入。但是,任何事都应适可而止,完全没必要像传统的Hi-Fi,动辄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地烧钱。
传统的Hi-Fi为什么能卖到那么贵?是因为没有标准。
微信扫一扫关注此公众号, 获取PT站注册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