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视频制作大拿,手头有个十几斤甚至几十斤的硬盘、阵列箱都不足为奇,视频素材存储分散而杂乱,多台工作电脑数据交换使用,还要定期人工整理归档,麻烦不说,关键还日日担忧一夜一夜熬出来的视频大作突然哪天就随着GG的硬盘一起say拜拜了……直到群晖NAS的到来,终于可以安心做视频了!
工作室内部网络基于一只八口支持链路聚合的千兆网络交换机,足以满足目前设计要求:一台PC、一台MAC PRO、一台NAS的需求、一个4K播放器的需求。交换机外网通过AC68U千兆网络接驳,可以将交换机当做二级网络。其他的无线设备都走AC68U的5G或者2.4GWIFI信号。这样既可以满足交换机网络内的各个设备访问互联网也可以让工作室所有设备连接NAS进行数据交换。

近几年的视频内容处理形式有所革新,但是视频素材体量还是比较大,主力机型微单拍摄的4K素材基本上1小时也有64G左右,每次外拍创意短片类项目都会有300G到500G左右,风光类短片基本上都在1T左右(大量延时拍摄素材)。NAS至少需要满足20~30T左右量级,四到五盘位盘位比较合适,因为考虑到多机处理调用素材,支持链路聚合也是很重要。这次选择了群晖的这款DS1517 。








硬盘的选择
这次为DS1517 添置硬盘优先考虑西部数据NAS专用红盘8T产品,性价比和性能较为平衡。

SSD缓存提升










教程:设置SSD缓存(略)
两块WD蓝盘M2 固态硬盘组合的SSD缓存,在视频后期还在做中,可以提高随机访问性能。在处理多轨道频繁读取的素材中,加快了反应速度,从而提高处理视频的反应效率。工作室搭建后期系统,可以只安装系统SSD,视频素材以及常用的包装素材,完全都可以存储在NAS中调用。而SSD缓存在NAS中的加速让实际用起来感觉更像是在操作本地的视频工程项目。
多机访问使用的多链路聚合功能(Link Aggregation)
Link aggregation(链路聚合)技术可以组合局域网接口,通过聚合多个网口提高了NAS的带宽,并提供流量故障移转以在连接终端的情况下保持网络速度。对于网内多终端处理NAS中的素材也提高了效率,过去单一的存储设备只可以点对点处理,而NAS的网络存储功能,可以实现多个设备同时访问读取素材,这让各个部门协同处理素材提供更大的帮助,多路吞吐也不会“传输堵车”。实测千兆环境下每台终端同时读写都可以跑满1000M带宽(每台设备读写约100MB/s左右)。
教程:如何设置链路聚合?(略)
处理大部分视频采用PC端Adobe Premiere、After Effects、达芬奇调色等处理,MAC端多用Final Cut ProX。项目结束后一般都会做最少两个COPY,回到工作室中做好分类复制到NAS当中。NAS作为“工作盘”,所有后期终端都可以访问操作,项目结束后会将成品以及Project文件一并冷备份到外置移动硬盘当中。

CPU:Intel 7700K
散热器:HR02
内存:Gskill DDR4-4000 16G*2
主板:ROG M9H Z270
显卡:EVGA 1070
电源:Seasonic X-650
主盘:WD Black M2 SSD 250G
网卡:Intel I350T4(双链路)

DSM系统丰富的软件支持,其中包含不同的套件满足我们不同的各式各样需求。可以自己搭建图片服务器、邮件系统、音乐站、电影库、甚至网站都可以在DSM中实现,正是因为如此群晖经常都被人称为“买软件送硬件”。应用很多,我挑了两个用的最多的图片、云笔记功能介绍一下。









对于五盘位来说,数据量之大,如果有闪失也会丢失巨大。选择不同的阵列组合功能也势在必行,同样视频用户建议选择Raid6、或者Raid5四块 一块Basic,DSM系统还支援三种:备份模式同步-CloudStation、备份-Hyper Backup以及快照-SnapshotReplication功能。
同步-CloudStation,相当于说是将终端电脑的素材备份到NAS中,反之也可以终端电脑同步到NAS硬盘中,作为个人使用比较实用,随时可以同步终端电脑的文件,进行变量备份。官方提供数据最多可以有32个历史版本。
Hyper Backup备份是变量式的,只备份改动过的地方,节省资源,节省了空间。
快照,主要是用于NAS内部的备份,保存在一个单独的备份,比较占空间但是生成和还原速度较快。但是快照需要在Btrfs文件系统下支持。
群晖DS1517 有太多有趣的功能可以应用,我这段时间的使用仅覆盖了50%的基础功能。还有更多特色功能应用有待开发。
作为视频行业用户选择NAS一切还是要考虑实际诉求,容量是第一要解决的问题,集中式存储能大大减少数据的丢失以及素材分类管理的复杂问题。
通过SSD缓存的帮助,可以实现网络环境下的多机视频素材剪辑制作提高了视频工作室协同作业的工作效率。
多重备份功能,选择适当的条件下应用,对用户来说还是很大有实际帮助。商业项目建议最后还是坚持留一份冷备份作为万全之策。
这次投入费用购置这套存储设备实际花销要比阵列服务器低得多,未来准备计划升级10Gb网络环境,实现无存储盘网络作业。面对如今高速传输的新环境,建议同等级下一代产品增加原生10GbE接口。
微信扫一扫关注此公众号,
获取PT站注册地址!